2009 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 藝術月 開幕首演場2009年8月2日[週日] 晚上7:00‧兩廳院藝文廣場
打破傳統鏡框式有限舞台空間
結合音樂、舞蹈、戲劇、美術各種藝術的精華
以及空前壯觀的舞台特效與聲光刺激
一輩子至少要 親身體驗一次,才不會終身遺憾的傳奇
更是 唯一 代表臺灣的表演藝術鉅作
|
2009年8月2日 [週日] 晚上7:00‧兩廳院藝文廣場
展演特色:▲ 超大型戶外演出規模
舞台形式:50公尺(寬)40公尺(深)12公尺(高)
▲ 420吋現場螢幕轉播
舞台外部以明華園古典式牌樓佈置、傳統文武場加大型國樂團、燈光、音響、現場大型轉播同步螢幕、四機轉播現場轉播。
▲ 運用聲光特效,營造真實感
‧ 舞台上所用的燈具數,包括電腦燈六十幾個,傳統燈五百多個,總計高達五百多個,創下臺灣劇場紀錄。
‧ 動用多台消防車的水量、鎮暴水柱,製造水漫金山的真實情境,使觀眾實際感受到「翻江海、怒濤湧」的滋味。
‧ 以大吊車,讓舞台從天上延伸到地上,打造浪漫夢幻的觀劇及演劇空間,台上台下融為一體,觀眾與演員同時投入劇情,營造立體的真實感受。
▲ 演出內容創新
‧ 融入傳統戲曲中的變臉特技,當主角千年白蛇出場時,先變黃臉、再變紅臉,最後才現出廬山真面目。
‧ 舞台上出現的千年白蛇和三頭怪道具,體積之龐大和幕後操作技術,是此劇的一大創新。
‧ 大批演員演出蝦兵蟹將,營造壯觀的磅薄氣勢、新奇熱鬧的視覺景觀,足可媲美電影《魔戒》,和演員
明華園《超炫 白蛇傳》從首演至今,成了觀眾口中「一輩子至少要親身體驗一次,才不至終身遺憾的傳奇」,而每一次的演出總刷新戶外戲劇觀賞人數的新高紀錄:從五萬、六萬、十萬、到十五萬人的觀賞記錄,而觀賞人數的突破,都代表著這部經典劇作的口碑,成為全球觀眾不容錯過的好戲。
每破 戶外戲劇表演 觀賞人次最多紀錄
2004(首演) 臺北_國家戲劇院
- 現場觀眾超過五萬人次
- 打破「亞洲戶外戲劇表演觀賞人次最多」紀錄
2005 臺中_國家戲劇院預定地
- 挑戰金氏記錄「全球戶外戲劇節目觀賞人次最多」
|
- 獲得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大獎】
2006 高雄縣_衛武營
- 創戶外戲劇節目單場售票三萬張紀錄
- 現場觀眾人數突破十萬人
2007 臺北縣_永和 中正河濱公園
- 現場觀眾人數突破十五萬人
- 在素有「劇場奧林匹克」之稱的 布拉格國際劇場展 中,
唯一代表臺灣劇場的設計案例
2008 桃園縣_多功能藝文特區
- 在臺各國駐外使節團前往觀賞,獲得一致的讚揚
2009 臺北市_2009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藝術月 開幕首演
- 重新打造 [國際版] 全球巡演
- 是2009聽障奧運會藝術月中臺灣唯一表演藝術節目
2010 中國_上海 上海世界博覽會
- 將代表臺灣所推出的傳統藝術節目
● 關於 舞台設計 與 技術
《超炫 白蛇傳》在基本的表演舞台規劃有:主舞台區、花道區、觀眾席區、高空區等四大表演區,更大膽地將上萬名觀眾天羅地網班,納進演出的進行中,這樣的演出場域,早已是臺灣演出團隊的最高極限!
以《超炫 白蛇傳》這樣的巨型的戶外戲劇表演,明華園運用以往操作極為成熟的 平台移動系統,作為表演舞台較高區域的主基台,舞台中段則設計了可極快速切割舞台的 空中軌道系統,搭配大型 移動式的景片,有效且迅速地轉換戲劇場景。
其他如從天而降的乾冰瀑布,營造出水漫金山的景象;以及「盜仙草」場景中,白素貞與三頭獸格鬥的高空飛人,及滿台火焰的特效,配合觀眾席區消防車水柱,舞台上一組超巨大海浪景片,運用轉盤的移動,營造出一幅驚人的立體圖像……,這都是像魔術般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 關於 燈光設計
《超炫 白蛇傳》舞台上所用的燈具數,包括電腦燈五十個,傳統燈五百多個,總計高達五百五十個,創下臺灣劇場紀錄。
以往明華園的大型演出,最多也只用十六個電腦燈,明華園的《超炫 白蛇傳》,在製作前期,先以電腦數位軟體將燈光先做3D的虛擬,燈光要的位置、方向、顏色、速度等,到了彩排和正式演出,很快地可以跟上劇情、並且迅速做修正,讓演出順利完美。
《超炫 白蛇傳》在電腦燈的運用,讓觀眾的視覺感受可以透過水幕看到舞台,會有波光粼粼的真實感覺,同時透過電腦燈的變化,讓舞台呈現出各種令人驚嘆的奇幻空間,與場景氛圍,緊緊捉住台下所有觀眾的目光,讓白蛇傳這個數百年前的古老傳說,頓時鮮活了起來!
● 關於 音響工程
要在超過十萬以上觀眾的廣場演出,對於音響工程來說,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上傳統戲劇歌仔戲是一種有歌、有戲、有現場樂團伴奏的表演型態,音響工程師總是戰戰兢兢,深怕一個不留神,便漏掉一個重要且美妙的音符。
最後一場「水漫金山」出現時,台下觀眾的歡呼聲此起彼落,連文武場樂團的聲音都幾乎為人聲所掩蓋,同時白蛇青蛇正在十五層樓的高空凌空飛越,並且有身段和唱腔的演出,此時音響工程要在舞台上的演員、現場樂隊的伴奏,以及在數十公尺高空的白蛇青蛇之間,做到三點一線的 零秒差音訊控制,絕對是一件非常艱鉅的工作,這難怪這一幕幾乎令台下所有觀眾陷入瘋狂的境地。
天地動容 的 人蛇愛情
杭州西湖畔,煙花三月,細雨霏霏……
傳說白蛇白素貞前身乃佛祖袈裟上的一條白絲帶,墜入紅塵化為修練千年的靈蛇,而白蛇與許仙有段前世之緣,白蛇為報許仙救命之恩,與青蛇小青化為人形,私逃下凡。
某日,開藥鋪的許仙與家僕不了返鄉祭祖,路經杭州西湖畔時,偶遇一對美麗的姊妹;一位身著白衣、氣質高雅、出塵不染,一位身著青衣,嬌媚阿娜,正是白素貞與小青幻化而成。許仙與白素貞雖僅驚鴻一瞥,但因宿世之緣所牽引而出的似曾相見之感,早已若有似無地迴盪在兩人一來一往的眼神間,愛慕之意油然而生。此時,天空忽然雷電交加,下起大雨,許仙便將雨傘借給這對美麗的白衣與青衣姊妹。
白蛇藉還傘之名,邀許仙至家中作客,與許仙再度相會,加上青蛇與不了的撮合,兩人歡喜結為夫妻。婚後,白素貞與許仙於蘇州經營藥鋪,開業濟世,素貞賢淑,細心輔佐夫婿;加以仁心仁術,當地居民無不稱頌。
無奈宿世前一段千年往事,牽動白蛇與法海的千年因果,宿命糾纏,使法海依天律戒護者降妖伏魔之名,手持法杖,隨白蛇與青蛇下凡,欲將其擒回梵天。
一日,一列僧侶闖進藥鋪,眾僧大施陣法,欲迫白蛇與青蛇現形,幸有小青機靈化解;卻在同時,法海已悄悄佈下暗樁,密告白蛇身份,並要許仙於端午之時,將雄黃酒讓白蛇喝下;許仙半信半疑,依言辦理,白蛇喝下雄黃酒之後現出原形,許仙一驚,暈死過去。
白素貞為救夫婿,盜取靈芝仙草;許仙醒後,在法海誘說之下,欲上金山寺出家,後為白素貞真情所感,改變心意。不料,竟遭法海挾持,強押至金山寺。
憤怒的白蛇上金山寺討人,法海卻將許仙囚於雷峰塔中;為救許仙,白蛇不惜引西湖之水沖灌金山寺。此時的白蛇已身懷六甲,故難敵法海,反被壓於雷峰塔下…最後,佛祖憐憫白蛇的深情,終於破例讓許仙與白蛇夫妻相見…
【主要演員】
孫翠鳳 無敵小生 反串 白素貞(白蛇)
臺灣媒體譽為「無敵小生」,日本媒體則有「臺灣首席女優」的聲譽。其二十六歲才開始學戲,卻能憑藉後天努力加上與生俱來的表演天賦,克服萬難,一路從龍套、小旦、青衣、刀馬旦、花臉、文生、武生打拚到明華園當家首席台柱的奮鬥歷程,不但讓她獲得臺灣十大傑出青年、亞洲最傑出藝人獎等諸多獎項的殊榮,更成為臺灣許多年輕人的行為典範,是時下難得一見能夠兼具傳統與創新的表演藝術家。
鄭雅升 當家花旦 飾 小青(青蛇)
明華園當家旦角,因扮相清麗,身段做工細膩,有著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明華園的舞台演出中表現的可圈可點,是相當亮麗且最具觀眾緣的旦角。2004年,明華園推出八仙系列《韓湘子》,鄭雅升在劇中以一趕四,演出文旦、武旦、花旦、彩旦等四個個性截然不同的角色,讓人看見她無窮的戲劇潛力與精湛演技,並博得滿堂采,至今觀眾印象深刻。
陳昭香 南臺灣外台天王 飾 許仙
明華園第三代小生,素有外台歌仔戲南天王美稱。出生戲劇家庭,對於各種小生角色,有其獨到精闢的詮釋力,更兼能踢擅打,使她具有武生的發展潛力。渾厚的嗓音,細膩的作表,以及自然不造作的演技,令觀眾百看不厭。
陳勝在 臺灣第一丑角 飾 許不了
明華園當家丑角,素有「臺灣第一丑」美譽。十分擅於掌握舞台氣氛和操縱觀眾情緒,從市井小民、智慧長者到王侯將相都能詮釋的絲絲入扣、入木三分,具豐富的舞台經驗與臨場反應,其扮相滑稽突梯、口齒伶俐,插科打諢、臨場抓詞,皆難不倒他,是難得一見的丑角人才。1997年,獲臺灣青商總會頒發「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的肯定,也是第一位獲獎的丑角演員。
【製作群】
藝術總監‧製作人 / 陳勝福
明華園戲劇總團 總團長兼藝術總監,也是明華園家族劇團第二代接棒人,於明華園家族中七位兄弟排行第三,是陳家七兄弟中唯一不會唱戲的,但自幼在戲劇世家中耳濡目染,養成其熱愛表演藝術的興趣; 1979年獨自創業成立佳譽影業公司,拍攝【大地勇士】、【人肉戰車】、【熱血】等賣座電影。1991年成立寧遠文化公司,投入公益廣告影片、電視八點檔連續劇拍攝。
擁有八十年歷史的明華園一年公演超過一百二十場的傳奇,且讓歌仔戲從野台到躍上國際舞台,關鍵人物就是明華園總團長陳勝福。陳勝福跳脫舊有思維,為明華園重新定位、引進電影劇編導制度,大量使用現代劇場元素,開拓了原先不看戲的年輕族群市場為明華園及傳統戲劇開拓出前所未有的新機和新版圖。
近年更以企圖打造『精緻.創意.東方歌舞劇』為目標,運用奇幻華麗的舞台特效和現代聲光,結合創新劇場技術,流暢變換的舞台場景,成功將臺灣傳統戲劇及明華園行銷到國際舞台:法國、美國、日本、大陸、東南亞等地,引起廣大迴響,國際媒體更讚明華園為『東方戲劇傳奇』。
編導總顧問 / 陳勝國
明華園首席編導,生於舞台、長於舞台,從小在傳統戲劇家庭耳濡目染下,培養了其對於傳統戲劇藝術的濃厚興趣。
一舉改變歌仔戲的編劇、導演模式,當他團仍在引用傳統題材或修改大陸劇本之際,他開始了歌仔戲新編劇本的創作與摸索,尋找傳統戲劇別於傳統不同的可能性,從第一部舞台得獎之作「父子情深」到近期首破臺灣本土戲劇先例上、下兩集五小時連本大戲「何仙姑」,陳勝國能編、能說、能導、能演的戲多達百部,而個人歷年來新編、創作舞台作品累積超過三十齣,每齣皆是叫好又叫座,觀眾遍及國內外。
在戲劇呈現手法上融和汲取來自於電影、實驗劇場、京劇、電視的觀念與優點,加強了舞台作品的戲劇性、節奏感的進行,在編劇方面明晰的劃分場次、均衡地分配劇情,更強調結構的嚴密性。除此之外,他更大膽的運用現代編劇回溯、倒敘、打破時序的意識流手法,讓歌仔戲跳脫出傳統「交代故事」的窠臼,創造了傳統戲劇多元的呈現形式,使得歌仔戲呈現了嶄新的風貌及重生的契機,並深化了戲劇本身的思想意涵。
曾四度榮獲全國地方戲劇比賽最佳編導獎、臺灣十大傑出青年薪傳獎。舞台創作包括有【父子情深】、【濟公活佛】、【蓬萊大仙】、【界牌關傳說】、【真命天子】、【乘願再來】、【劍神呂洞賓】、【韓湘子】、【何仙姑】…等超過三十齣。
編劇:孫富叡‧陳勝國
導演:陳勝國‧劉光桐
武戲‧身段導演:劉光桐‧朱陸豪‧馬學文
駐團 武戲教練:馬學文‧彭偉群
特技指導:陳勝發‧孫榮輝
舞蹈設計:鄭書正‧蕭君玲‧王蕾茜
舞台設計:黃建達
燈光設計:黃國鋒
音樂設計:陳孟亮
彩繪設計:吳亮儀
服裝設計:上海 銳亞服裝設計公司
技術總監:王耀崇
舞台監督:林鴻昌
舞台工程:城鎮舞台
燈光工程:樂林燈光
音響工程:唐宋音響
視訊工程:成陽傳播
錄影工程:正典傳播
道具製作:潛藏道具
現場導播:王銘燦
樂團指揮‧傳統文場領導:陳孟亮
傳統武場領導:陳劭竑
爵士鼓‧打擊:廖士毅‧莊步超
執行製作:周瑛芬
製作助理:張仁賢‧林雅琪
行政助理:林宜蓉
字幕製作:廖芳儀
留言列表